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澳門地質

三條主要斷裂帶(斷層線)就形成了澳門及其附近地區的搆造骨架---東北-西南向*2條;西北-東南向*1條

  澳門與珠江口外島嶼在區域地質搆造上同屬萬山隆起帶,是在“多”字型搆造支配下形成的典型華南型山地海岸的組成部分。東北——西南走向的斷裂搆造起主導作用,規模較小的西北——東南走向的斷裂與之相交錯,這樣的交錯組合重復出現,便形成“多”字型搆造。
從上圖可以看見,澳門及其附近地區有三條主要的斷裂帶通過。東北——西南走向的主要斷裂帶有兩條:
南面是蓮花山斷裂的延伸部分。它從粵東到蓮花山,再經過深圳和香港新界西北部,穿越珠江口後,通過路環、大橫琴、三灶到上川島;
北面是紫金——博羅斷裂帶的延伸部分,穿過珠江口後,從珠海市下柵、中山市三鄉到斗門的南部。
沿著磨刀門的是西北——東南走向的西江斷裂。
這三條主要斷裂帶就形成了澳門及其附近地區的搆造骨架。在它們之間可能還會有些小斷裂,基本上也是這兩種走向的



澳門附近地區斷裂搆造示意圖


主要山脈都是東北-西南向,與斷裂帶走向一致

  澳門半島的走向、氹仔——小橫琴和路環——大橫琴的走向以及半島和各島上山脈的走向基本上都是東北——西南向,與主要斷裂帶的走向一致。澳門、灣仔、氹仔、小橫琴之間的內十字門,氹仔、小橫琴、路環、大橫琴之間的外十字門,也是在這兩組走向近似垂直的斷裂搆造影響下形成的。




澳門地質略圖

花崗岩為主

  澳門的基岩幾乎全部是以燕山期花崗岩為主的岩漿岩,僅在氹仔島北部有少許沉積岩出露。發生於距今一億七千萬年至一億年前的燕山運動影響範圖廣,活動強烈,大幅度的斷裂運動和多次的花崗岩侵入,造成了萬山隆起帶。大規模的花崗岩侵入體穿透了中生代以前的地層,後來便被第四系沉積物所直接覆蓋,出現了地質學上的不整合覆蓋。
  澳門的岩石和第四系沉積物,按其類型和形成的遲早,可以分為五組:  1.沙灘;  2.海積層及填海土地;  3.沙丘;  4.粘土—砂質固結岩(沉積岩);  5.岩漿岩
中前面三組是現代沉積形成的;第四組屬上新統和更新統,形成於晚第三紀和第四紀初期;第五組是燕山運動時噴出的,即形成於晚侏羅紀至白堊紀。它們的分佈見上圖該圖是以高斯達與蘇沙編制的澳門地質簡圖為基礎繪成的。


各類岩石的分佈位置

  1.   沙灘→北安、黑沙、竹灣、九澳
  2.   海積層及填海土地→半島和氹仔,基本上是兩個花崗岩體相連的地區。例如,把澳門半島與拱北相連在一起的砂堤、連接氹仔島大氹與小氹的淤積地段等
  3.   沙丘→黑沙灣黑沙灘內側以及氹仔島大氹山與北澳門山(即澳門大學所在之丘陵)之間
  4.   粘土—砂質固結岩(沉積岩)→大氹山西北麓、北安灣以南,即舊墳場附近,有上新統—更新統的粘土—砂質固結岩石出露,這是很年青的沉積岩。
  5.   岩漿岩花崗岩,在半島和離島搆成所有丘陵的都是花崗岩。它們主要是中粗粒斑狀花崗岩,只有很少量的細晶或微晶花崗岩。氹仔西岸和路環北部,還有少許安山岩分佈

  

地表抬升的證據
        澳門及其附近地區晚第三紀以來的新搆造運動基本上以上升運動為主,其主要特徵是間歇性的抬升。在路環島黑沙沙灘北面的山麓,有一塊近似垂直的岩石露頭,上面密密地佈滿了一些凹穴,它們是海浪侵蝕形成的,名叫龕穴,是過去的海蝕遺迹。此處現在離海邊相當遠,離海平面也相當高,海水已經不能到達,波浪也打不到了。不過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位於海邊的,長年累月受海浪侵蝕形成了一個個龕穴;後來由於地殻上升,海浪不能繼續侵蝕,但是龕穴仍然留下了它被侵蝕的痕迹,向人們表白它曾經一度矗立在海邊,昂首挺胸,迎風頂浪。松山東麓也有些海蝕崖穴的遺迹。

摘錄自: 《澳門地理》,1993, 黃就順、鄧漢增、黃鈞燊、鄭天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