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澳門的地形(五)海岸線的變遷

澳門地區的海岸線,不但在史前時代由於複式陸連島的形成而發生過巨大的變化,而且在近一百年多來由於不斷的填海拓地,也出現了顯著的改變。本節根據一些比較可靠的澳門地區歷史地圖(其中最早的一幅作成於1794 年),簡單介紹它一百多年來海岸線的變遷。

澳門半島海岸線的變遷

  澳門半島的正式填海開始於1863年,而大規模的填海則開始於1866年。從1866年至1938年先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填海拓地工程:
(1)1866年至1910年的北灣和淺灣填海;
(2)1919至1924年的內港填海;
(3)1923至1938 年的新口岸和南灣填海。

此後至五、六十年代便只有零星的小塊填海,到七十年代以後才又開始了較大規模的填海造地工程。
澳門半島海岸線的變遷( ____時的海岸線;......今天的海岸線 )

上圖中的四個分幅分別為1794年、1912年、1924年及1938年的澳門半島圖,各圖還用點線繪出了今天的半島海岸線。它們清楚地再現了近兩百年來澳門半島海岸線的變遷史。



1.1794年的海岸線

  1863年以前澳門半島還未正式開始填海,海岸線一直沒有甚麼大的變化。因此,可以用1794年地圖代表澳門開埠到十九世紀中葉三百年來的半島海岸線。
  從下圖可以看出,半島西北的青洲依然是個孤懸江心的小島,東北角的馬交石也只是一堆獨立海上的石頭,它們都還沒有與半島相連。半島本身則十分狹長,今天的土地有一半以上在當時只不過是汪洋一片。

1794
  那時候,半島東側的海岸線可以分為三段:北段從關閘旁邊沿着今天的關閘馬路東側向南至望廈山,然後折向東南沿着望廈山北麓至螺絲山北麓,再向東經過馬交石山北麓到達馬蛟石的西南;中段則從馬交石西南繞過馬蛟石山南麓到達東望洋山,然後沿着東望洋山東南麓向西南直至嘉思欄,當時嘉思欄也是一堆岩石,但與大陸相連;南段從嘉思欄沿着今天的南灣街繞向南灣、西灣到達半島的西南端。今天半島東部的馬場、黑沙環、水塘、新口岸、南灣新填地等當時都是海面。南灣西段和西灣的海岸線則同今天相若,不過還未填築起石砌的堤岸。
  半島西側的海岸線則可分成兩段:北段從關閘旁邊沿關閘馬路西側向南至今天的蓮峰廟附近,然後彎向西南經今天的羅若翰神父街、渡船街附近而抵白鴿巢北麓;南段則從白鴿巢西麓經今天的快艇頭街、庇山耶街、宜安街、司打口、下環街附近至媽閣廟,再繞過媽閣山至半島西南端。今天半島西部的台山、青洲大馬路兩側,筷子基以及沿內港的沿岸地帶當時還未成陸。南段岸線在今天十月初五街和下環街兩處都比較凹入陸地,形成兩個泥灘小灣。
  總觀半島兩側,各有兩個大海灣。東側北段是東灣,南段是南灣;西側北段是北灣,南段是淺灣。

2.1912年的海岸線

  上述的海岸線一直保持到1863年才開始有較大的改變。1863 年在南灣沿岸將海灘填高,築成堤岸,形成了南灣街。1866年開始,大規模的北灣、淺灣填築工程開始動工,至1910年基本完成。與此同時,也於1892年從蓮峰廟附近築成一海堤,將孤懸江心的青洲山與半島連成一體。這樣,到了1912年,澳門半島的地圖便如下圖所示。外形沒有太突出的變化,只是東側岸線向前推進了一步,而且拉平直了一些。

1912
        當時,西側的海岸線從蓮峰廟起便沿着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沙梨頭海邊街、巴素打爾古街、火船頭街、河邊新街至媽閣廟。新、舊海岸線之間,填築起大批日後成鬧市的街道,例如,海邊新街、十月初五街、草堆街西段、水橋街、新埗頭街、新馬路西段、蓬萊新街、清平直街等等。媽閣廟以南海邊船塢兩側土地也是當時填成。東岸南段則填築成南灣外,在青洲山周圍也進行了一些填築工程,使其岸線從卵形變成了一個多邊形,從青洲山麓擴展至青洲河邊馬路。但是,東岸的北段和中段則依然如故,還沒有改變。


3.1924年的海岸線

  1919年在內港開始了一次較大規模的填海,工程完成後,1924年半島西岸北段的海岸線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下圖)。台山、青洲大馬路兩側,筷子基以及白朗古將軍大馬路同青洲大馬路、罅喇些提督大馬路之間的三角形地段(即蓮峰球場附近)都是這次工程填築起來的。不過,筷子基當時與半島之間仍由一條小橋連接。
1924
與此同時,在東岸的北段黑沙環處亦進行了小規模工程,將岸線拉圓滑了。而且,馬蛟石此時也已與半島相連。至於東岸的其他岸線,這個時期沒有甚麼變化。


4.1938年的海岸線
  從1923年起,進行了規模更巨大的外港填海工程,馬場、黑沙環、水塘、新口岸、南灣新填地,都在這一時期填成。半島東側的海岸線,除了南段一部分以外,幾乎是全線向前大步跨越。同時在西岸的南段,築成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和比釐喇馬忌士街。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出,1938年澳門半島的海岸線已經與今天的相差不大了。
1938


5.今天的海岸線

  澳門半島今天的海岸線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最終形成的。自1938年以後,填海工程基本中斷。至七十年代以來,隨着澳門經濟的迅速發展,又重新開始了較大的填海工程。因此,在隔了幾十年以後,半島的海岸線在一些岸段又再次向前推時,形成了今天的輪廓。試比較一下今天的海岸線和1794年的海岸線,便可以發現,澳門半島海岸線的變遷主要是向東、西兩側擴張的。


氹仔、路環海岸線的變遷

氹仔島海岸線的變遷(_____當時的海岸線;......今天的海岸線)

  在1919年的地圖上(上圖),氹仔仍然是分離的兩個小島。東面的是大氹,西面的是小氹。二者之間隔着一道最窄處僅100米左右的海峽,即是今天的凱悅酒店一帶,小氹島東側的海岸線從凱悅酒店附近向西南沿小氹山麓直至碼頭。大氹島西面的海岸則從凱悅酒店附近向東南呈孤形直至市區北部。以後由於泥沙淤積和人工填海,大氹、小氹連成一體(中圖),並繼續填築,直至市區與碼頭之間的海岸線成了一條直線(下圖)。近年經濟發展,加上澳氹大橋通車,離島開發提到議事日程,更在氹仔西端和東北部繼續進行填海工程。興建中的國際機場,就是用填海方法在海上修築跑道的。
  

路環島海岸線的變化
        路環島位於外海,離河口較遠,泥沙淤積較輕,填海工程規模也不大,僅在二十年代及近期進行了一些填築。因此,海岸線的變化遠比澳門半島及氹仔爲小,整個輪廓仍然基本上保持原来的形狀。

  澳門地區海岸線的變遷遠遠没有終結,目前,新口岸和黑沙環的大規模填海工程正在進行,而且還有更大規模填海拓地規劃設想。因此,海岸綫必然還會繼續發生變化,半島和兩個離島的輪廓將會大為改觀。
 


摘錄自: 《澳門地理》,1993, 黃就順、鄧漢增、黃鈞燊、鄭天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