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澳門水文(一)水深分佈

澳門地區雖然南面瀕臨廣闊的南海,但是東、西兩面卻分別與珠江河口——伶仃洋和西江主要河口——磨刀門為鄰。因此,澳門近海從水文來說基本上屬於珠江河口區,主要受珠江河水的影響,祇是在冬季枯水期,海水影響才較大。
澳門三面皆水域,對外的貿易和聯繫很大程度上賴於航運。因此,周圍水域的水深分佈情況便成為影響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認識"八大口門" (*口門即河口) 

  澳門附近水深情況,深受珠江河口的影響。珠江會合東、西、北三江及一些小支流後,進入珠江三角洲便分流出海。出海主要有8個,稱為“八大口門”:
(在東) 虎門、蕉門、洪奇瀝、橫門,搆成伶仃洋河口,一般叫做珠江口;
(在南) 磨刀、雞啼二門搆成磨刀門河口,虎跳、崖門二門搆成崖門河口。

伶仃洋河口及磨刀門河口分別位於澳門東、西兩側,左右夾擊,輸出的河水及挾帶的泥沙對澳門水域影響甚大。崖門河口位置偏西,距離較遠,對澳門海區影響不大。


含沙量小,逕流量大,出海泥沙達八成

  珠江的含沙量是比較小的,平均大約0.3公斤/立方米,比黃河(32.2公斤/立方米),長江(1.1公斤/立方米)都小,但是由於珠江流域雨量豐富,逕流量大,所以每年仍有大量泥沙往下游輸送。據統計,珠江平均每年輸入河口的懸移質泥沙量達到8,336萬噸,大水年更多達15,164萬噸。
  到達珠江三角洲的8,336萬噸泥沙中,祇有20%沉積在三角洲內,其餘80%都通過各口門輸出到近岸海域。據計算,出海的泥沙(6,669萬噸)有50%經由伶仃洋河口,40%經由磨刀門河口,10%經由崖門河口。也就是說,平均每年約有6千萬噸泥沙通過伶仃洋河口(3.3千萬噸)和磨刀門河口(2.7千萬噸)輸送出海。這些泥沙在口門外沉積下來,形成大面積的淺灘。
  磨刀門輸出的泥沙,一部份經前山水道進入澳門內港,一部份經馬騮洲水道進入內、外十字門,受半島及各島嶼的欄截,大量沉積下來。伶仃洋輸出的泥沙,由於水動力條件及地形的影響,大部份在北段(即番禺、中山範圍內)形成大片淺灘;還有一部份繼續隨沿岸流南下至珠海、澳門,逐漸沉積下來。磨刀門河口及伶仃洋河口輸出的泥沙,就是影響澳門地區水深狀況的主要因素。


淺灘廣佈,水深甚淺

  澳門水域由於承受來自東、西兩側的大量泥沙,在強烈的沉積作用影響下,使澳門周圍淺灘廣泛分佈,水深甚淺,港口和航道淤塞極為嚴重。


澳門附近水域等深線圖(以平均海面為基準)


水域東深西淺

  上圖是以平均海面為基準的澳門附近水深分佈圖(根據澳門海事署澳門海圖的資料繪制)。從澳門附近水深分佈可以看到,如果以澳門半島、氹仔、路環三地的東端聯線為界,便可把澳門水域分為東、西兩個部份。此線以東海水較深,水深從3-6米以上;此線以西海水甚淺,除澳門內港航道及氹仔、路環與大、小橫琴之間的水道超過3米以外,絕大部份水域水深祇有1-3米。

  半島東北岸的馬場外側及水塘外側水深2一3米,但黑沙環灣內則不到2米,現已在該處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新口岸、南灣、西灣沿海及內港北部水深都不到2米,低潮時便見大片淺灘出露。

因應淤積人工打造兩條航道(還要經常疏濬)

  由於半島周圍淤積嚴重,淺灘廣佈,海水很淺,對航行極為不利。為了維持正常的航運,使船舶能夠順利出入外港和內港,從半島東南方約兩公里,等深線約為5米的地方開始,人工濬深了兩條航道供船隻使用:

外港航道向西北呈一直線直抵外港碼頭,長約2公里,水深6.2米。
內港航道穿過澳氹大橋後繞過半島南端進入內港、直抵筷子基、青洲、長約5公里,水深5.3米。

船舶出入港,需嚴格按照航標指示,如果偏離航線,駛出航道之外,便會擱淺。特別是內港航道,彎曲狹窄,祇能小心翼翼地駕駛。而且,航道還要經常疏濬才能保持所需水深,否則泥沙便會很快淤滿航道。

以路氹連貫公路為界亦是東深西淺

  氹仔與路環之間水域的水深情況,路氹連貫公路東、西兩側差異較大。東側水深從公路堤邊的1.2米左右向東逐漸增加到3米以上。西側由於公路路堤的阻擋作用,泥沙淤積加劇,水深祇有1米左右,低潮時幾乎全部出露。公路兩端沿路堤已經生長了大片紅樹林。氹仔路環與大、小橫琴之間是一條較深的狹窄水道,北段有3米多深,南端路環與大橫琴之間的水道出入口處,水深更可達6米多。

全澳最深---路環大擔角

  路環以南水域海水較深,從西南的3米向東增加至6米以上。路環東端的大擔角近岸水深達5-6米,低潮時也有4米左右,是全澳最深之處,正興建深水港。



摘錄自: 《澳門地理》,1993, 黃就順、鄧漢增、黃鈞燊、鄭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