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澳門水文(一)水深分佈

澳門地區雖然南面瀕臨廣闊的南海,但是東、西兩面卻分別與珠江河口——伶仃洋和西江主要河口——磨刀門為鄰。因此,澳門近海從水文來說基本上屬於珠江河口區,主要受珠江河水的影響,祇是在冬季枯水期,海水影響才較大。
澳門三面皆水域,對外的貿易和聯繫很大程度上賴於航運。因此,周圍水域的水深分佈情況便成為影響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認識"八大口門" (*口門即河口) 

  澳門附近水深情況,深受珠江河口的影響。珠江會合東、西、北三江及一些小支流後,進入珠江三角洲便分流出海。出海主要有8個,稱為“八大口門”:
(在東) 虎門、蕉門、洪奇瀝、橫門,搆成伶仃洋河口,一般叫做珠江口;
(在南) 磨刀、雞啼二門搆成磨刀門河口,虎跳、崖門二門搆成崖門河口。

伶仃洋河口及磨刀門河口分別位於澳門東、西兩側,左右夾擊,輸出的河水及挾帶的泥沙對澳門水域影響甚大。崖門河口位置偏西,距離較遠,對澳門海區影響不大。


含沙量小,逕流量大,出海泥沙達八成

  珠江的含沙量是比較小的,平均大約0.3公斤/立方米,比黃河(32.2公斤/立方米),長江(1.1公斤/立方米)都小,但是由於珠江流域雨量豐富,逕流量大,所以每年仍有大量泥沙往下游輸送。據統計,珠江平均每年輸入河口的懸移質泥沙量達到8,336萬噸,大水年更多達15,164萬噸。
  到達珠江三角洲的8,336萬噸泥沙中,祇有20%沉積在三角洲內,其餘80%都通過各口門輸出到近岸海域。據計算,出海的泥沙(6,669萬噸)有50%經由伶仃洋河口,40%經由磨刀門河口,10%經由崖門河口。也就是說,平均每年約有6千萬噸泥沙通過伶仃洋河口(3.3千萬噸)和磨刀門河口(2.7千萬噸)輸送出海。這些泥沙在口門外沉積下來,形成大面積的淺灘。
  磨刀門輸出的泥沙,一部份經前山水道進入澳門內港,一部份經馬騮洲水道進入內、外十字門,受半島及各島嶼的欄截,大量沉積下來。伶仃洋輸出的泥沙,由於水動力條件及地形的影響,大部份在北段(即番禺、中山範圍內)形成大片淺灘;還有一部份繼續隨沿岸流南下至珠海、澳門,逐漸沉積下來。磨刀門河口及伶仃洋河口輸出的泥沙,就是影響澳門地區水深狀況的主要因素。


淺灘廣佈,水深甚淺

  澳門水域由於承受來自東、西兩側的大量泥沙,在強烈的沉積作用影響下,使澳門周圍淺灘廣泛分佈,水深甚淺,港口和航道淤塞極為嚴重。


澳門附近水域等深線圖(以平均海面為基準)


水域東深西淺

  上圖是以平均海面為基準的澳門附近水深分佈圖(根據澳門海事署澳門海圖的資料繪制)。從澳門附近水深分佈可以看到,如果以澳門半島、氹仔、路環三地的東端聯線為界,便可把澳門水域分為東、西兩個部份。此線以東海水較深,水深從3-6米以上;此線以西海水甚淺,除澳門內港航道及氹仔、路環與大、小橫琴之間的水道超過3米以外,絕大部份水域水深祇有1-3米。

  半島東北岸的馬場外側及水塘外側水深2一3米,但黑沙環灣內則不到2米,現已在該處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新口岸、南灣、西灣沿海及內港北部水深都不到2米,低潮時便見大片淺灘出露。

因應淤積人工打造兩條航道(還要經常疏濬)

  由於半島周圍淤積嚴重,淺灘廣佈,海水很淺,對航行極為不利。為了維持正常的航運,使船舶能夠順利出入外港和內港,從半島東南方約兩公里,等深線約為5米的地方開始,人工濬深了兩條航道供船隻使用:

外港航道向西北呈一直線直抵外港碼頭,長約2公里,水深6.2米。
內港航道穿過澳氹大橋後繞過半島南端進入內港、直抵筷子基、青洲、長約5公里,水深5.3米。

船舶出入港,需嚴格按照航標指示,如果偏離航線,駛出航道之外,便會擱淺。特別是內港航道,彎曲狹窄,祇能小心翼翼地駕駛。而且,航道還要經常疏濬才能保持所需水深,否則泥沙便會很快淤滿航道。

以路氹連貫公路為界亦是東深西淺

  氹仔與路環之間水域的水深情況,路氹連貫公路東、西兩側差異較大。東側水深從公路堤邊的1.2米左右向東逐漸增加到3米以上。西側由於公路路堤的阻擋作用,泥沙淤積加劇,水深祇有1米左右,低潮時幾乎全部出露。公路兩端沿路堤已經生長了大片紅樹林。氹仔路環與大、小橫琴之間是一條較深的狹窄水道,北段有3米多深,南端路環與大橫琴之間的水道出入口處,水深更可達6米多。

全澳最深---路環大擔角

  路環以南水域海水較深,從西南的3米向東增加至6米以上。路環東端的大擔角近岸水深達5-6米,低潮時也有4米左右,是全澳最深之處,正興建深水港。



摘錄自: 《澳門地理》,1993, 黃就順、鄧漢增、黃鈞燊、鄭天祥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澳門的地形(五)海岸線的變遷

澳門地區的海岸線,不但在史前時代由於複式陸連島的形成而發生過巨大的變化,而且在近一百年多來由於不斷的填海拓地,也出現了顯著的改變。本節根據一些比較可靠的澳門地區歷史地圖(其中最早的一幅作成於1794 年),簡單介紹它一百多年來海岸線的變遷。

澳門半島海岸線的變遷

  澳門半島的正式填海開始於1863年,而大規模的填海則開始於1866年。從1866年至1938年先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填海拓地工程:
(1)1866年至1910年的北灣和淺灣填海;
(2)1919至1924年的內港填海;
(3)1923至1938 年的新口岸和南灣填海。

澳門的地形(四)沿岸地形多種多樣

澳門由一個半島、兩個離島組成,岸線很長,受到各種外動力的作用不同,形成了複雜多樣的堆積和侵蝕的沿岸地形。

(澳門半島)過去: 西側地勢低平,海岸線較筆直;東側丘陵臨海,海岸線曲折多灣

        在過去,東、西兩側地形有較大差異。半島西岸則面臨內河,受西江泥沙堆積的影響尤為強烈,長期的堆積作用使西岸地勢低平,海岸線不太曲折。而東岸則丘陵直逼海濱,海岸曲折多灣。

澳門的地形(三)澳門半島前身是孤島?!

孤立小島 + 連島沙堤 = 『陸連島』

  島連島,陸連島的複式陸連島現象,是澳門地形一個十分有趣的特徵,四十多年前便被抗戰時期曾旅居澳門的廣州地理學家何大章、繆鴻基所揭示
。他們在1946年出版的第一本《澳門地理》中寫道:“據著者研究結果,認為澳門昔日僅為中山縣南端之一小島,孤懸海中,未與大陸相連,與今日海外之小島無異。其後,因西江堆積之發達,於澳門與大陸之間,冲積成一沙堤,遂將澳門島與大陸相連而造成一半島,在地形學上稱為陸連島……”。

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澳門的地形 (二) 花崗岩丘陵台地廣佈


澳門丘陵、台地多,分佈廣,構成了澳門地形的主體

在燕山運動期間(侏羅紀至早白堊世早期的構造期),岩漿活動甚盛,噴出侵入以前的岩層而形成巨大的花崗岩體,並沿斷裂上升隆起。
再經過流水侵蝕、切割,形成山嶺、溝谷。後來由於地殻下沉,海平面上升,造成海侵,淹沒了低地和溝谷,只露出各山峰而形成眾多的島嶼。以後雖然地殻又有間歇輕微上升,但大多仍保持海島的形態。這些就是珠江口外包括澳門地區在內各島嶼的形成過程。

澳門的地形 (一) 受斷層構造線支配的地形

東北——西南及西北—東南兩組構造線

縱觀下,
  • 澳門半島、
  • 氹仔島—小橫琴島、
  • 路環島—大橫琴島
就是三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半島或海島系列,它們明顯是受東北——西南走向的搆造線影響而形成的。

微觀下,
澳門半島
  • 長軸:蓮峰山—大炮台山—崗頂—西望洋山—媽閣山是第一列東北—西南走向的丘陵。
  • 外廓:馬交石山—東望洋山—若憲山—嘉思欄。(外廓如今已變內陸)
  • 北橫樑:青洲山—望廈山—螺絲山—馬交石山。
  • 南橫樑:白鴿巢花園(舊名鳳凰山)—大炮台山—若憲山。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澳門有地震嗎???

兩組斷裂的存在,特別是西江斷裂帶,發生地震的自然因素是存在的

澳門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在中國主要地震帶之一的東南沿海地震帶(從浙江溫州以南沿海岸直至廣東汕頭西面)的範圍之外,但是也算是它的外圍。蓮花山斷裂、紫金—博羅斷裂、河源—增城斷裂等幾條東北——西南走向斷裂帶的延伸部分通過三角洲,西北—東南走向的西江斷裂和白泥—沙灣斷裂也穿過三角洲。這些近代活躍的斷裂的交匯部位,往往是地震容易發生的地方。歷史上珠江三角洲發生過的地震不下數百次,但是它們絕大多數都是微震,沒有發生過嚴重破壞性大地震,有史可查的>4(3/4)級的強震只有六次